早晨,班車上,兩個男同事的對話吸引了我的注意——
“剛才我到附近轉(zhuǎn)悠了一圈,沒有賣早點的!
“我也沒吃早飯!
“好想吃媽媽做的早飯!”
“我也是……”
我回頭看了一下,是兩個年輕同事,估計是單位新招聘的外地大學(xué)生。平日這附近有很多賣早飯的攤子,年里,那些攤主還在“休假”呢!看來他倆只能把早飯和中飯合并吃嘍。
我笑了一下,想起上班車之前在家里吃的那碗元宵:熱氣騰騰的米酒里浮著一個個光潔如玉的元宵,只有半個杏子那么大,輕輕咬一口,黏稠的紅糖黑芝麻就慢慢流進(jìn)嘴里,頓時香甜滿口,胃口大開。
昨天我不經(jīng)意間提了一句“我想吃元宵”,當(dāng)時母親正忙著清理冰箱,有點不耐煩:“沒有糯米面,紅糖也吃完了!蔽矣樣樀刈唛_了。晚飯后她出去了一趟,今早我就如愿以償了。
清早,我是被一陣芝麻香味“熏”醒的,睜開眼,窗外還黑乎乎的,一陣陣風(fēng)聲傳進(jìn)來,廚房里流瀉出燈光,還有響聲和香氣。這光、聲、味讓我格外開心、溫暖。我摸摸冰涼的鼻尖,一骨碌爬起來穿好衣服跑進(jìn)廚房,豆?jié){機(jī)攪動著黃豆,已經(jīng)有一半奶白的豆?jié){了,鍋里的水吐著泡泡,母親麻利地把搓好的元宵下進(jìn)水里,桌上放著一碗香噴噴的芝麻紅糖。
黃豆要淘、要泡,芝麻要炒、要槌,母親是什么時候做好這一切的?
其實母親是北方人,結(jié)婚之前從沒做過元宵,因為我和父親愛吃,母親就努力地去學(xué)、去做,終于從奶奶那兒把這門手藝?yán)^承了下來并不斷創(chuàng)新——煮元宵、炒元宵、桂花白糖餡、芝麻豬油餡、果醬餡、豆沙餡……
我把手伸進(jìn)包里摸摸飯盒,里面不是中飯,是母親給我?guī)У囊环蔹c心——炒元宵,裹好元宵后進(jìn)油鍋炸,撈出來瀝干撒上一層白糖,外焦里嫩、又脆又糯、別有風(fēng)味。
提起炒元宵,我又想起一件往事:高二那年,因為課業(yè)緊、壓力大、我的成績又提升得慢,難免產(chǎn)生悲觀、沮喪的情緒。有一天深夜,面對著滿桌的書本試卷,我覺得疲憊到極點。母親端來一碟冒著熱氣和香味的炒元宵,說:“你看,這包元宵的糯米面原本不甜也不咸,是不好吃的,只有經(jīng)過揉搓、包進(jìn)餡心、高溫油炸,再用白糖腌漬,才能變得好吃。普普通通的糯米面,經(jīng)過一番‘磨煉’,把自己變得更好了!蔽揖捉乐丛,也咀嚼著母親的話,心情漸漸開朗起來。
后來,我去省城上大學(xué),臨行前,母親教給我?guī)追N做簡單營養(yǎng)早餐的方法,叮囑道:“一定要按時吃早餐,能自己做盡量自己做,別老去外邊買。”又嘆息:“不能經(jīng)常吃我做的炒元宵了。”我安慰她:“等放假回來我多吃點!痹俸髞,我回到家鄉(xiāng)工作,心里覺得不如在大城市工作的同學(xué)“有出息”,愧對父母,母親第一個念頭卻是:“你什么時候想吃炒元宵,我都能給你做了。”
定下心來想想,我和父親幾乎沒有在外面吃過早飯,也沒有用餅干、夾心面包隨便打發(fā)過早飯——全是母親做的,今天是西紅柿雞蛋面,明天是紅棗小米稀飯,后天是排骨冬瓜泡飯……哪怕她身體不舒服,也要撐著起來沖奶粉、煎荷包蛋。
這小小的元宵,看上去樸素、家常,卻勾起如此多回憶、蘊滿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