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天深夜,忽地飄來一場雨。雨,淅淅瀝瀝的,是細細密密的那種,宛如“潤物細無聲”般的描繪。知道它的到來,就在第二天清晨,天還麻麻亮的時候,窗外窸窸窣窣地響,驚動了我的感官。雨狀若牛毛、細如銀針,滑過高樓、滑過樹叢、滑過矮墻、滑過屋檐,輕輕柔柔地敲著尚未完全明晰起來的窗。
正巧處在中國地理自然氣候南北分界線上,這個季節(jié)的淮南,還未來得及完全脫去冬裝,黎明來得是稍微有點兒遲的。生活在久躁的土地上,處在灰蒙蒙的有些許霧霾挾裹下的境地里,倘若沒有雨來,有一場小小的雨落也是好的。雨,在這個節(jié)氣里,抑或曾下在夢里或是夢外;抑或曾下在城里或是鄉(xiāng)下;抑或曾下在正午或是子夜,我都沒有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只是我向來更喜歡清晨的雨,不為別的,只因外面濕漉漉的一片,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濕濕的味道,能給予人一種異樣的氣場,讓人沉默,讓人幽思,讓人懷想。更何況,此刻窗外的雨并不像往昔那般大,而是細得像針、像線,從窗子里往外看,也是若有若無、若隱若現(xiàn)的。天空依舊是往昔籠統(tǒng)的單調(diào)色,灰白的霧氣應(yīng)景而生。沒有晴朗時的藍天白云,沒有春末夏初燦爛活潑的陽光,雨水單調(diào)乏味得甚至讓人徒生出一些淡淡的寂寥和晦暗的感受,但因這細雨,你不但不惆悵,反而更感覺到了某種竊喜。
眾所周知,春姑娘性格向來靦腆羞澀?偸窃谲b手躡腳中、在細微中、在懷想中、在漸變中,悄無聲息地溜到人們身旁。
此時,已經(jīng)可以聽得到窗戶外面行人的腳步聲漸漸多了起來。但這腳步并不急促,你甚至能從那步履聲中分明地辨別出他們的神閑氣定、泰然自若。顯然這場細雨并沒有讓他們感到意外,他們犯不著為如此細雨而加快腳步。他們分明知道這雨絲淋在身上還微微的有點涼,但絕對不會讓人瑟瑟發(fā)抖,縮頭縮腦。
有了這雨的滋潤,地上的草們就能不聲不響地瘋長、蔓延,枯榮交替,春來葳蕤。有了綠色,大地就富含起多樣的生命與色彩。茅草泛青,柳芽吐翠,桃李綻放,萬木蔥蘢……如此畫卷,無法抹去這場細雨的功績。
只是一場細雨,卻鑄就了春夢的實景。讓春天的夢境漸次演變幻化成清晰明朗的近景。
佇目遠望,這雨仍密匝匝地編織著,時而墜入塵泥,時而隨風(fēng)斜落,時而刺向枯枝杈頭,交叉的雨絲,似乎要給大地編織一幅壯錦。倚立窗前,遠方連綿的舜耕山以及不遠處林立的樹木在雨霧中幻化成不可觸及的模糊一片。思想的野馬也不禁在這模糊的雨幕中忽然掙脫韁繩縱情馳騁起來。仿佛看到了故鄉(xiāng)村莊紅磚灰瓦間裊娜地冒著的縷縷炊煙,連綿秀麗的八公山邊的土坡上正悄然吐翠的茅草,當(dāng)年母親早起擔(dān)水的蹣跚小路,父親匆匆趕往工作崗位的背影,還有一群群嘰嘰叫的小雞娃飛快地啄食著慌張?zhí)用尿乞臁?
雨仍舊下著。我知道,我在靜靜地聽著它輕輕叩響春的心扉,凝望它輕輕推開春天的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