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對于美食情有獨鐘,山珍海味,家常小蔬,每一個菜都能吃出至極的味道來。因為這層關系,餐桌還常常被人稱作“菜桌”。與外國人單調(diào)的烹飪手法不同,中國人煎炒烹炸蒸煮燉樣樣精通,普普通通的食材,落在不同的人手里,能有幾十種做法。
有意思的是,餐桌上的菜肴往往會隨著時序的變化而有所變化,正如食蟹宜在秋季,不同的季節(jié)里都有一些特定的食物讓人感知這個季節(jié)的味道。對于崇尚自然美味的人來說,春天無疑是一個讓人唇齒流香的季節(jié)。
當菜蕻的味道變得越發(fā)鮮美,當草子被擺上餐桌,人們心中了然,春天已經(jīng)來了。先有味道,然后才有色彩、氣味、聽覺——這便給人一種感覺,似乎春天先到人的舌尖,然后才到了眼、耳、鼻諸感官。春天,大自然以它原汁原味的鮮美、豐富天然的營養(yǎng),誘惑著人們的味蕾。
如果野菜有代表,我想非薺菜莫屬。在我們家鄉(xiāng),很多人都愛吃薺菜炒年糕?赡苓@就是家常菜的魅力所在吧。家常菜的真意在于它雖然尋常,但是叫人難忘。就算你離開家鄉(xiāng),也始終惦記著它的味道。薺菜便是這樣一味菜肴。
在鄉(xiāng)下人家,草子也是常見的桌上美食。草子有一個很好聽的學名,紫云英,大抵是因為它開花的時候花色是紫色的。用草子做菜方法很簡單,點火,鍋里倒油,將草子翻炒一下,一道菜就算做好了,可謂是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然而簡單的菜,簡單的作料,依舊有很好的味道。如果美味總共十二分,它可得十分。
三、四月間,桃花、李花開了,馬蘭頭也長得很茂盛了,沿著田埂、山路長得密密匝匝,用剪刀去剪,不一會,就能剪上許多,裝進籃里帶回家,中午的菜就多了一道。此時,地里的韭菜也熟了。割一刀春韭,炒蛋也好,炒香干也好,加一點蠔油,便能做到色香味俱全。
說起炒蛋,有一味不可辜負的美食——香椿炒蛋。宋代的大文豪兼美食家蘇軾曾經(jīng)說過:“椿木實而葉香可啖!背韵愦挥兄v究,只宜摘其嫩芽食用,此嫩芽喚作“椿芽”,也叫“香椿頭”。而且,香椿頭最好是樹上采摘之后趁新鮮時洗凈入菜,它也因此被稱為“樹上蔬菜”。
春日里的野菜吃得多了,你便會發(fā)現(xiàn),很多菜肴其實也是藥,所以多半有藥味。馬蘭頭、薺菜、香椿莫不如此。如果你沒有嘗過,你很難想象原來這些東西也可以用來做菜,味道還那么好吃。
當然,餐桌上不僅有素菜,還有葷菜。桃花流水鱖魚肥,柳葉抽條的時節(jié),魚兒最為鮮美,煎炒烹炸,樣樣咸宜。春江水暖鴨先知,除了成年的鴨子開始在水里歡騰,新的小雞、小鴨和小鵝也可以開始養(yǎng)起來了。
此時,你若走進某家餐館或是某個農(nóng)家,喊一句:“老板,來一桌春天的菜肴!毕雭,你說了,他也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