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花香鳥語,春風拂面,而最讓我沉醉的是香椿的香,因為它有故鄉(xiāng)的味道。
兒時,我家院子里有一長溜香椿樹。那些香椿樹都是一棵香椿樹的根破土萌發(fā)的。想想也有意思,這香椿也許怕孤單吧,不然一棵香椿怎么兩三年就成了一大家子了呢。香椿萌發(fā)了,父親就會在一根長竹竿上綁一個鐵鉤子去鉤香椿芽。父親鉤香椿芽的動作很利索:樓梯往樹下一靠,鉤子往上一搭,用力一拽,香椿芽就落了下來。香椿芽一個接一個地落下來,我和妹妹就搶著把它們往籃子里裝。我也想去鉤香椿芽,可是總也不成功,還惹來妹妹的不滿:不是把樹枝拉了下來,就是只鉤了幾片葉子。
香椿芽拿回家,母親就做我們最愛吃的椿芽炒雞蛋。母親把香椿芽洗干凈,放進開水鍋里焯一下,撈出來,細細地切碎放進碗里備用,接著打三四個雞蛋,加鹽,和香椿芽放在一起拌勻,然后倒入熱油鍋里翻炒一會兒,就可以起鍋了。這時,菜油的香、雞蛋的香和香椿的香混合在一起,彌漫在屋子里,直往心里鉆。
我和妹妹聞道了香味,都跑到母親面前,搶著去端香椿炒雞蛋。真的是端菜嗎?當然不是。我們端著盤子,趁人不備就將那“金黃嫩綠”塞一塊到嘴里。為了不引起嚴厲的父親注意,我們總是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只是不動聲色地磨著牙齒。也許是空間狹窄吧,那奇異的香味和微微的溫暖擠滿了口腔,那種滿足和快樂真的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菜上齊了,父親的酒杯也滿上了。我們端起碗,拿起筷子就等著父親先下筷子。開始吃飯了,我們就沒有了節(jié)制。有時,一盤椿芽炒雞蛋,父母還沒有夾兩筷子,我們就已經把它們夾到了自己的碗頭上。桌子上沒有什么留戀的,我們就端著碗跑到一邊去享受了。微甜的米飯,松軟的雞蛋,生脆的椿芽,鮮香味美,還有什么比得上春天從樹上剛剛摘下的嫩嫩的香椿芽炒雞蛋來得香呢?
工作之后,我離開了家鄉(xiāng),雖然也經常買椿芽吃,但是總也沒有故鄉(xiāng)的味道。何時我能夠重回故鄉(xiāng)去咀嚼那椿芽炒雞蛋的滋味呢?我翹首期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