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讀書,喜歡靜美的人生境界。
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比讀書更美妙的事情了。一進入書的世界,就如同穿越了宇宙的“蟲洞”,來到了另一番天地。明明哪兒都沒有去,卻可以縱覽千山萬水,沉魚落雁,花開花落;看見銀河星漢,宇宙蒼穹;看見金戈鐵馬,旌旗獵獵;看見遙遠的未來和久遠的歷史。明明什么都沒有做,卻好似經(jīng)歷了三生三世,百代浮華。坐擁書城,能知天下事,能閱天下人。
書籍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精神的凝聚和靈魂的啟示,因而讀書便是一種神圣的精神洗禮,一種虔誠的靈魂反省。
讀書很美。書是最美的風景,讀一本好書,就是站在思想的至高點去觀社會的大風景,讀風景中來來往往的人生。走進書的風景中,你可以和過去娓娓敘談,探視成長的痕跡,重溫生命的旅程,也可以同未來神交憂歡,同悲同喜;你可以漫步自然科學的沃野,采摘你喜歡的奇葩異卉,遨游文學的海洋,揀拾耀眼的珠貝;你可以抵達神往已久的樂園,甚至登臨夢寐企及的峰巔。你一旦走進這五彩斑斕的風景,風景便裝飾了你的靜美人生。
一本好書是一個靜美的世界。對于大多數(shù)的人來說,生命里不缺乏安靜和平淡,有了一本好書的滋潤,生活便多了幾分充實,多了幾分純真的樂趣,人生也變得靜美起來。好書像一壇老酒,甜美醇香;好書像一幅傳世佳作,精美雋永;好書像一棵常青樹,經(jīng)年不衰。長久讀書,書香浸潤,不知不覺中,書籍已經(jīng)借給你一雙慧眼,視通萬里,思接千載,人因此變得睿智豐富寧靜,變得超凡脫俗。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香蘊心香,讀書人的生命是安靜的,看淡人世間的功名利祿,掙脫了心靈桎梏。于謙《觀書》道:“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毙撵`的純凈、精神的芬芳、智性的開啟全在于閱讀,閱讀是心靈史、精神成長史。唯有書卷的濡染,書香的熏陶,可以讓你鉛華盡洗,袒露真純。因為真純,故心靈美麗;心靈美麗,故人生美麗。
我讀書喜歡靜讀,這種靜,既指不出聲的默讀,又指內(nèi)心的純凈,沒有一絲雜念,只與書中人物交流,還指讀書環(huán)境的安靜。環(huán)境的安靜不是指萬籟俱寂,鳥鳴聲,蟬聲,蛙聲,雨滴聲,風拂柔柳的沙沙聲,流水潺潺聲,此時有聲勝無聲,這樣才是真正的安靜,很適合靜心讀書。內(nèi)心的寧靜與環(huán)境的安靜往往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的。內(nèi)心寧靜了,環(huán)境就安靜;環(huán)境安靜了,內(nèi)心就寧靜。
讀書是心靈的旅行,是心靈安靜與回歸的過程。捧一瓣書香,品一杯香茗,讀的是一種情致,一種韻味,一種閑適。在曦光微露的清晨,春雨淅瀝的黃昏,陽光靜好的午后,雨打樹葉的秋夜……把心情收攏,平靜地翻開書,沁著淡淡的墨香,默默地讀、輕輕地吟,在這一刻的靜謐里,只有靈魂與靈魂的呢喃清晰可聞。讀到深處,完全融入書的意境中,心兒就像一朵朵白云在蔚藍的天空悠閑飄蕩,又像一匹無拘無束的馬駒在一望無際的草原奔馳,這時會自感心靈無比澄澈,領悟到了大美大雅的境界。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天馬行空,廣泛涉獵,真可謂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書與人、與自然融為一體,實在妙不可言。
人少有自知之明,是因為人總被物役所羈絆,無暇親近自己的內(nèi)心。離世界很近,離靈魂很遠。而讀書恰恰給每個人提供了一個檢視自己的契機。這些歲月沉淀下來的文字是有魔力的。它能讓你摒棄干擾,洞見自性。面對喧囂和浮躁,唯有閱讀才能讓自己找到一個寧靜的港灣,讓那顆躁動的心得到片刻的安寧。
當讀書已成為一種習慣,如陽光普照心靈,拉開心靈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讓心靈在溫暖中漫步。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數(shù),讀書讓我與文學結緣,文學使我魂牽夢繞,一顆漂泊不定的心,在此落地生根,與書為友,是一種福氣、一種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