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二中的校園里,每當晨光熹微或星輝滿天的時刻,總有一個身影默默穿梭于教學樓之間,他是學生口中親切的“老王”,是同事心中敬重的“王老師”,更是教育戰(zhàn)線上一名堅守了三十五年的老兵。他叫王士勝,自1990年踏上講臺以來,這位英語教師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教育人生。
深耕教學,以專業(yè)鑄就輝煌
“教育是常做常新的事業(yè),但根基永遠在對教材的深耕、對學情的洞察里!边@是王士勝老師常說的話,也是他三十五年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他視教材為“源頭活水”,每節(jié)課前必逐字逐句研讀,梳理知識脈絡,挖掘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他更是高考研究的“活字典”,近十年真題爛熟于心,命題規(guī)律、考點分布、題型變化如數(shù)家珍。
他的課堂,既有知識的深度,又有視野的廣度,更不乏情感的溫度。學生們說:“老王的課從來不會枯燥,他總能用一個笑話、一個故事把復雜的語法講得明明白白!碑厴I(yè)多年的學生提起他仍感慨:“有老王在,英語這門是妥了!”
扎實的教學功底結出累累碩果。多年來,他所帶的班級成績斐然,先后有多名學生考入清華、北大等知名學府。榮譽面前,他卻總是推讓:“都是孩子們自己爭氣,我不過是做了教師該做的事!敝t遜背后,是一名老教師對教育最質樸的信仰。
以愛育人,用真情點亮心靈
“教書先育人,成才先成人!边@是王士勝老師始終堅持的教育理念。擔任班主任二十余年,他不僅是嚴師,更是學生心中的“暖心老王”。
他辦公室的燈常常亮至深夜,那是他在為學生答疑解惑;他的抽屜里常年備著碘伏和創(chuàng)可貼,那是他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懷;考試前他總會逐個與學生談心,緩解他們的焦慮;課堂上哪個學生情緒低落,他一眼就能看出,課后定會悄悄找去聊天。
2022屆曾有一名學生,因家庭變故成績驟降。王老師沒有批評,而是每天陪他在辦公室分析錯題、傾聽心事,并主動聯(lián)系家長,搭建溝通橋梁,幫學生解開心結。在輔導過程中,王老師更發(fā)現(xiàn)了他的數(shù)學天賦,鼓勵他參加競賽。最終,該生獲安徽省奧數(shù)一等獎,考入重點大學。
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王老師說:“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只要你愿意用心澆灌,他們終會開花結果。”
甘為人梯,以奉獻傳承薪火
作為英語備課組組長,王士勝老師深知“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他長期承擔學!扒嗨{工程”任務,將培養(yǎng)青年教師視為己任。
青年教師初登講臺時,常因備課抓不住重點、課堂管理缺乏經驗而焦慮。王老師便手把手帶教:備課階段,他會和青年教師逐頁研讀教材,一起梳理知識框架、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甚至示范如何將高考考點自然融入課堂;聽完青年教師的課后,他會拿著聽課筆記細致點評——小到某個語法點的講解方式,大到課堂節(jié)奏的把控,都給出具體改進建議。有位年輕教師準備市級公開課,王老師連續(xù)幾周陪他磨課,從課件里的例句選擇,到課堂互動的提問設計,反復調整十余次以助力其成長。在他的悉心培育下,英語教研組屢創(chuàng)佳績:多位青年教師成長為學校教學骨干,在市級、省級教學競賽中頻頻獲獎;英語學科高考成績也常年位居淮南市前列,真正以“傳幫帶”的奉獻,讓教育薪火代代相傳。
三十五載春秋,青絲漸染霜華,不變的是王士勝老師對教育的熱愛與堅守。他每天早早到校,總是很晚才離校,校園里的香樟樹見證了他無數(shù)個默默耕耘的日夜。
教育于他,不僅是職業(yè),更是使命;教師于他,不僅要傳道授業(yè),更要塑心育人。他說:“我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成長成才,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 記者 廖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