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10月25日,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紅色收藏見證淮南兒女“抗美援朝”

1950年的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這一天,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后的首戰(zhàn),志愿軍第40軍第118師與敵李承晚部加強營的遭遇戰(zhàn)取得了勝利,初戰(zhàn)告捷,志愿軍乘勝進攻,從此,揭開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序幕。1951年,黨中央決定將這次兩水洞戰(zhàn)斗的1950年10月25日,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熱衷紅色收藏的淮南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員蘇正禮先生,在他的紅色系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藏品中,有著一位淮南籍志愿軍楊校在朝鮮戰(zhàn)場上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紀念日前夕,記者在蘇正禮先生處看到了這些藏品,從另一個側面了解到那場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
淮南籍志愿軍楊校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上記載:楊校是中國人民志愿軍高炮第五十四營的測運機手,于一九五三年二月十三日在朝鮮上澗洞光榮犧牲,持此證明書向淮南人民委員會領取撫恤金及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享受烈屬優(yōu)待。落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qū)司令部。
除“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外,還有淮南籍志愿軍楊校的父親與楊校生前部隊的來往信函。楊校父親楊鐵生當時在“淮南市生產(chǎn)聯(lián)合社第一加工廠”工作,在拿到楊校的“革命軍人犧牲證明書”后,楊鐵生從當時的“淮南市兵役軍”獲取烈屬優(yōu)待。
楊校烈士是眾多入朝作戰(zhàn)犧牲的志愿軍中的一員,他們的忠骨埋藏在異國他鄉(xiāng),他們是我們永恒的紀念。
蘇正禮先生“抗美援朝”收藏品中,還有“中國人民志愿軍”胸牌、抗美援朝戰(zhàn)爭電影《上甘嶺》的海報和“戰(zhàn)爭英雄黃繼光”的宣傳畫,抗美援朝銅質(zhì)“和平”紀念章及朝鮮人民共和國頒發(fā)給中國人民志愿軍軍人的銀質(zhì)紀念章,其中還有報道志愿軍戰(zhàn)勝美軍“細菌戰(zhàn)”的1953年3月5日的《工人日報》等10多件實物。
蘇正禮先生表示,60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是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之戰(zhàn)。60年來,中國人民過上了和平、富足和幸福的小康生活。但我們不會忘記那些犧牲的革命先烈,那個時代“最可愛的人”用鮮血和生命保衛(wèi)了年輕的共和國。
(記者 張雪峰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