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開館儀式舉行
7月14日9時30分許,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開館儀式在潘集區(qū)“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舉行。
記者在開館儀式上獲悉,1940年7月彭雪楓司令員率領八路軍挺進淮上,開辟了淮上抗日根據(jù)地。1940年7月11日經(jīng)豫皖蘇區(qū)黨委決定,改組中共鳳臺縣委,接著群眾大會于7月14日在潘集小學(位于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西南角)召開,宣布成立鳳臺縣辦事處,1941年1月改為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設民政、財政、教育、軍事、總務5個科。從而,以潘集為中心,東至高皇,南至架河,西至尚塘集,北至萬福集(今屬懷遠),轄5個區(qū),23個鄉(xiāng),約630公里,20萬人口的鳳臺縣抗日民主根據(jù)地正式建立。根據(jù)地的建立,與懷遠、蒙城根據(jù)地連成一片,成為發(fā)展華中、東進蘇北、南進淮南的重要樞紐。根據(jù)地還成立了地方武裝,打擊了日、偽、頑、土匪和地方反動武裝,維護了社會治安,開展了抗日宣傳、文化教育、工商稅收、減租減息、動員參軍參戰(zhàn)和支前工作。
牢記光輝歷史,教育子孫后代。經(jīng)多方努力,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恢復工程于2011年9月正式開工。之后為了做好布展工作,盡量恢復當年的原狀,市新四軍研究會和潘集區(qū)新四軍研究會還多次派人到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渡江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紀念館參觀學習。幾經(jīng)周折,才配置了圖像、桌椅、床鋪、地圖、馬燈等室內(nèi)設施。經(jīng)過十個月的努力,這座位于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西南角、占地近兩畝的磚瓦結構房舊址恢復工程終于迎來了開放的日子。從此,鳳臺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園這個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又增添了一處重要景點。
(記者 張昌濤 實習生 張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