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下午,當記者經(jīng)過淮河大道立交橋時,被一陣陣清脆響亮的“啪啪”聲所吸引,循聲而尋100米開外,記者看到在立交橋西南方向的一塊空地上,有市民在甩鞭子。
鞭子在甩鞭人的手中上下翻飛,長長的鞭子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黑線,不時發(fā)出清脆的聲音,比鞭炮的聲音更干凈,悠長,刺激著耳膜。有三位師傅輪流上陣,鞭子在他們的手中就像小孩的玩具一樣被甩得服服帖帖。趁著他們休息的時候,記者也近距離的觀察了一下鞭子,只見兩根鞭子一根長3米多,一根長4米多,鞭子有一個木制手柄,根部大約一個手掌剛剛能握住,比較粗。李師傅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今年52歲,他告訴記者,他們的鞭子是用輪胎線做的,十分堅韌,而發(fā)出聲響的是鞭子前部大約一尺長的鞭稍,當人用力甩出鞭子時,鞭稍就可以發(fā)出聲響。所以這鞭子他們叫做響鞭。當然,甩鞭子也是個技術活,不訓練是甩不出聲音的,記者現(xiàn)場試了一把,雖然也把鞭子甩了起來,但卻沒有發(fā)出聲音。同時,如果不小心,鞭子抽到自己,還是相當疼的。李師傅說,剛練鞭子的時候,胸口一不留意就被誤傷,血印子頓時清晰可見。
當天一起練鞭子的三個人是同事,據(jù)李師傅介紹,自己由于工作的原因,經(jīng)常接觸電腦,久而久之,竟然得了肩周炎。今年6月份,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jié)識到一個練鞭子的人,他覺得這個運動對他的肩周炎肯定有好處,于是他花了100多元購買了一條長鞭開始鍛煉。剛開始的時候,胳膊有點吃不消,但是堅持了十幾天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肩周炎有了明顯的好轉(zhuǎn)。就這樣練了幾個月后,肩周炎竟然沒有了,甩鞭子帶給他健康的體魄。他的同事見狀也加入進來和他一起練,平時一下班,他們就結(jié)伴練一陣子。李師傅的同事胡師傅介紹,在河南等地有相當多的人喜歡甩鞭子,他從6月份開始練鞭,當時淮南練鞭的人不多,但現(xiàn)在身邊有不少人都迷上了這項運動。他估計用不了多久,淮南許多地方都會聽到清脆的鞭聲。
圖:李師傅瀟灑地甩出響鞭。
(記者 陸士宇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