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金融秩序,因此,淮南警方從未停止過對此類犯罪的打擊。近日,潘集公安分局經偵大隊與潘集、賀疃、蘆集等派出所緊密配合,依托情報研判、積極主動,精心謀劃,緊盯目標,通過近兩個月的縝密偵查,成功破獲一起涉案金額達1700余萬元的特大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
高息誘餌
2015年3月,一男子戴某利用其經營的電力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以高利息為誘餌,向余某、孟某、劉某等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480萬元,戴某支付幾個月利息后,便再也沒有按時兌現利息。很快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余某、孟某、劉某等人便向潘集警方報案。
接警后,潘集公安公局經偵大隊民警立刻開展調查走訪,向投資人了解詳細情況,民警通過調查得知,有20余人受害,涉案金額高達1700余萬元。
縝密偵查
2015年3月28日,潘集公安分局從經偵大隊與潘集、賀疃、蘆集等派出所抽調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開展偵破工作。由于涉案金額較大、涉及群眾數量較多,民警經過近兩個月的縝密偵查,發(fā)現戴某在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期間,利用其經營的上述公司,以高額回報為噱頭,向社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2015年12月,該公司資金鏈斷裂,戴某無法兌付受害人的本金及利息,選擇“路跑跑”。
2016年5月17日,專案組民警獲取線索,犯罪嫌疑人戴某在淮南市田家庵區(qū)某酒店出現,經周密布控,成功將其抓獲。經審查,戴某對其向社會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518日,犯罪嫌疑人戴某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處理之中。
潘集警方提醒廣大市民,投資應當謹慎,切莫被片面的高利息、高收益等許諾蒙蔽。一些公司哪怕證件齊全,也一定要注意查驗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另外,非經中國人民銀行授權批準,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得以發(fā)放利息為名吸收公眾存款。高收益必然存在高風險,廣大市民應謹慎對待“高回收”的收益誘惑,如發(fā)現公司有違規(guī)經營問題,應及時向市場監(jiān)督、金融、公安等部門反映,以便進行有效查處。
(通訊員 羅永昌 記者冉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