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淮南市田家庵區(qū)漁民上岸辦公室工作人員輾轉來到江蘇靖江、安徽懷遠等地,主動上門為闊別家鄉(xiāng)多年的異地漁民辦理回遷安置手續(xù)。盡管天氣寒冷,但如同親人一般的見面場景卻讓狹小的簽約屋內暖意十足。“30多年前,我為了生計,帶著一家老小把船從淮南開到了靖江。不是沒想過回家,可俺們漁民沒房子,就算回去了能不能上岸也是個問題!88戶異地回遷安置漁民之一,78歲的史傳英老人老淚縱橫,他拉著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現在孩子們大了,都上岸打工去了,我們在船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都說落葉歸根,說到底還是想回家。
在以船為家漁民上岸安居工程建設工作中,田家庵區(qū)廣泛采納民意,精心制訂方案。據了解,該區(qū)用于安置上岸漁民的1266套公租房已全部開工建設,入住前按照每戶每月350元發(fā)放租房補貼,消除了當地漁民破拆連家船后的居住顧慮。
讓漁民早日上岸的好政策,最初并沒能讓漂泊異地的漁民們高興起來。由于文件規(guī)定“不在本地作業(yè)漁民不在此次安置補償范圍”,史傳英等88戶異地漁民的名字沒有出現在首批被安置漁民的名單中。一時間,這些異鄉(xiāng)人剛剛燃起的回鄉(xiāng)夢瀕臨破滅。
“全區(qū)散落在外的漁民最遠的在內蒙古,最近的也在距離淮南百公里之外的懷遠縣,而且漁民外出時間基本都在20年以上,找到他們并集中起來講解政策、簽署選房協(xié)議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碧锛意謪^(qū)淮濱街道主任水峰說,“考慮到身處異鄉(xiāng)的漁民實際狀況,很多問題在當地解決不了,就只能由我們來解決!
實地走訪了解到異地漁民的真實想法后,田家庵區(qū)決定拓寬民生政策受益人群范圍,把戶口在田家庵轄區(qū)內的所有異地漁民全部“接”回家。田家庵區(qū)漁民上岸辦公室、淮濱街道以及淮南市第三航運公司(原漁業(yè)社)多方協(xié)作,開始將安置上岸的漁民延伸到轄區(qū)范圍之外!坝捎诓皇煜ぢ罚瑸榱艘粦魸O民經常要走訪十幾個鄉(xiāng)鎮(zhèn)。所以,每找到一戶,就像是尋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親人,特別欣慰!碧锛意謪^(qū)漁民上岸辦公室工作人員感慨地說。
截至目前,田家庵區(qū)88戶異地漁民已全部落實安置并進入回遷選房簽署程序。其中,江蘇、安徽懷遠等地相對集中的漁民已基本完成安置房選號手續(xù),其余散戶也將在春節(jié)前陸續(xù)完成簽約步驟。
“老家人大老遠地來接我們,幫助我們解決回鄉(xiāng)安置問題,我們心里覺得特別溫暖。”史傳英激動地說。
(見習記者 范孝東 通訊員 孔憲姣)
(《安徽日報》1月15日5版刊發(fā))